地磅仪表系统的干扰分析
本文分析了地磅的工业环境中干扰源及耦合途径。针对仪表系统,介绍了能有效抑制绝大部分类型干扰 的屏蔽和屏蔽接地措施和技术。
1.概述
随着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 展,及其在称重技术中的的广泛应用,大大地推动了电子称 重技术的向前发展,使之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特别是大规模 集成电路、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微处理器 (Microprocessor)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地磅仪表系 统中一次仪表一称重传感器和二次仪表一称重显示仪表的性 能,促使称重传感器和称重显示仪表在智能化、多功能化、 集成化、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等方面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从而 提高了电子称重系统的称量准确度和分辨率。
在近五年中,淮北矿业集团公司所使用的SCS系列全 电子地磅和我们自己成功进行电子化改造后的ZGT A-30型、GGTA-100型机电结合式地中衡1静态轨道 衡巳接近20台,在这些地磅的仪表系统中,我们多采SB型剪切梁式1 TS型拉式称重传感 器及8142系列称重显示仪表和BM-LS型桥式、T-BXB型拉式称重传感器及AD —4322A型称重显示仪表。
由于地磅所处的工业环境条件恶劣,且很复杂, 其仪表系统经常受电磁辐射、静电感应、电磁脉冲、雷电放 电、高频噪声和地电位不平衡等有害因素影响,这些干扰 (噪声)通过一定的耦合方式(串模干扰和共模干扰方式) 和一定的耦合通道进入测量系统的信号回路,使有用信号发 生误差,歪曲测量结果,从而致使仪表系统的称量精度、灵 敏度和可靠性降低,严重时甚至使仪表系统完全不能工作。 因此必须采用相应的抗干扰技术和措施,有效地抑制各种干 扰,最大限度地降减干扰的危害,以保证地磅称重的准 确可靠和示值的稳定。
2.工业环境中干扰源及耦合通道
干扰产生于干扰源,其种类及引入的原因、途径多种 多样。有单一干扰,也有多种原因造成的相互叠加的复杂干 扰。地磅所处的空间环境,有各种不同的频率和幅值的 电磁场在交织变化着,有的甚至极为强烈,它们严重冲击影 响着仪表系统。放置电子衡器的大地表面不一定是理想的零 电位。如各种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建筑、构架的避雷针接 地粧等,都能使地面电位产生很大的差别,并且随时会有变 化。因此,地磅的接地装置若设置不妥,反而会由接地 导线引入干扰。这些干扰主要是通过下列方式和耦合途径引 入仪表系统的。
2.1空间中的干扰源及耦合途径
(1)工频噪声干扰
输电线路周围存在着50Hz的交变电磁场,假如仪 表系统中的信号电缆有一段相当的长度与输电线平行,则此 时仪表系统与大地之间形成的封闭回路相当于一匝线圈,工 频交变磁场就会在信号线上激发起一个相当量值的电动势。 尤其是大功率输电线路,即使远离信号电缆,由于电流较 大,仍然会通过电磁感应(即磁的稱合)和静电感应(即电 的耦合)两种途径,在信号线上引起干扰。
大容量变压器和大功率电动机,会产生相当大的漏 磁磁通,致使影响区域内的信号线产生工频电磁感应噪声。
(2)电子开关、脉冲发生器引起的干扰
这类电子器件在工作时,虽然不产生火花放电,但由 于线路内电流产生急剧变化,引起很高的前沿,以致产生高 能量的脉冲电磁场。它以电磁感应方式耦合到仪表系统的信 号线路,激发出高次谐波,产生很大的噪声。这种高频干 扰,除采用屏蔽和屏蔽接地措施外,还可用100u f的电容 接在称重显示仪表的滤波电路上使其入地。
(3)射频电磁场的干扰
地球表面的任何空间,因广播、电视、通信、邮电和雷达等设备收发信号及企业的高频淬火等原因,均存在者数 以千计的各种频率的射频电磁场。而仪表系统的信号线此时 则相当于一根接收天线,尽管远离各种发射台’但仍会以电 磁辐射耦合方式(天线效应)引入射频干扰。
通过电磁感应、静电感应所引入的干扰大部分是50Hz 的工频干扰电压。对称重仪表的干扰4要是50周的工频干 扰。另外带整彘子的电机等设备,会产生高周波的干扰。雷 云相互之间、雷云与大地之间的放电,也能通过电磁感应途 径,在信号线上引起40kHz以内的低频噪声。
2.2大地引入的干扰及传输途径
大地电位总的来说是零电位,但亊实上,局部地区的 地电位是经常变化波动的,其变化的频率大约在几百赫兹, 但也会产生上千赫兹的变化脉冲,其峰值在mV或M V量 级。特别是遇到雷击,大电流通过避雷针和其它设备的防雷 接地桩疏流,以及大功率电气设备漏电、电力线路开闭、负 载变化等影响时,则会引起被影响区域地电位的较大变化。 这种变化通过接地导线传导途径在仪表系统中产生干扰。
⑴干扰引入的途径 共模干扰
地电位的变化可以通过设备地脚螺钉、设备本身和传 感器的安装底座,传入传感器夕晴,带电夕隋通过分布电容 稱合到称重传感器的应变电桥中,使传感器的信号电缆产生 干扰。尽管采用的前置放大器为差分输入,但由于内部元件 的参数不可能绝对对称,所以放大后的信号还会存在这种共 模干扰噪声。
共模干扰同样存在于称重显示仪表内部,在模拟地与 数字地之间同样会引入干扰。此时拟采用光电隔离器或变压 器把它们断开,以抑制共模干扰。
⑵干扰引入的途径二——两点接地引入的干扰
在大地中,各各不同点之间存在有电位差。尤其在大 功率用电设备附近,当这些设备的绝缘性能较差时,这一电 位差更大。若信号电缆屏蔽线一端接传感器夕晴,另一端接 称重仪表^隋,并且两端分别接地,这样就会把两个不同接 地点的电位差引入称重仪表。并同时产生以大地为连线的回 路电流,从而屏蔽层内的回路电流以电磁感应和电容耦合两 种途径在信号线上产生干扰。
(3)干扰引入的途径三——共接地线的对地电流引入 的阻抗干扰
干扰电路和被干扰电路共用一接地线,则会引起共阻 抗噪声。仪表系统中若干个传感器与称重仪表共用一接地线,则称重仪表地线或某一个传感器地线入地电流的变化, 就会在这条公共接地线始端产生电位变化,从两对其它单元 产生干扰,为提高接地的可靠性,避免对地电流弓丨入的阻抗 噪声,接地线不能串联使用,可采用共用一组接地装置的并 联方法?如图1所示,为SCS系列全电子汽车衡的一种信号线屏蔽层共用一组接地装置的方法(可在称重仪表处接 地,也可在传感器处接地)。只要接地线尽量粗’布置对称 并减少线路电阻’就能保证共接地电位不变。
通过以上分析,为减少地点位变化引入的干扰,应采 用信号线屏蔽系统单端入地,并加大接地线截面积(一般应大于4mm2),以减少接地线电阻。
3.抗干扰技术獅施
干扰问题的形成是因为干扰源的存在,抗干扰的原 则,就是抑制干扰源。这些干扰源发出的噪声通过一定的耦 合通道,而对仪表系统产生影响。为了避免和减少干扰的影 响,在设计仪表时就应考虑其抗干扰能力。而找出并采取措 施消除干扰源,也是同等的重要。,
为防止干扰的传播和耦合,常用抑制干扰源的措施 有:信号导线的扭绞、屏蔽、接地(即为干扰信号谢娥放 通路)、浮置(即阻断干扰信号的通路)、平衡、滤波和 隔离等。其中,屏蔽(即静电屏蔽和磁场屏蔽两种)、屏蔽 接地技术和措施是本文所要介绍的。因为尽管日益先进的仪 表技术可采用各种相应A措施来抑制各种噪声,但以消除干 扰源为目的的屏蔽和屏蔽接地脉对绝大多数类型的干扰 信号,都是一种有效的抑制手段,尤其对变化频率与称重信 号一致的干扰信号’上述仪表技术就无法抑制,只有强雌 蔽措施,如双层屏蔽或同轴电缆等措施予以克服。
3.1称重传感器的接地
称重传感器与大地之间或者完全浮地,或者通过外壳 上的接地螺钉与接地粧有可靠稳定的连接,可视具体情况而 定。如果不存在由接地导线传播途径引入的干扰,则对于一 般地磅,传感器与安装底座之间不设置绝缘垫,而与地磅的预埋铁板或地脚螺钉直接连接。为满足抗共模干扰 的要求’传感器与大地之间应设置专用接地粧’并与传感器 外壳可靠连接。
传感器妥善接地后,不但有效地抑制地电位变化引入 地共模干扰,而且还能消除因空间电磁场、静电感应等影响因素而在桥路网络上产生的干扰信号。因为传感器外壳本身 就是一个外屏蔽罩,可保护弹性体内部的应变片的连接线 路。
3.2信号电缆的屏蔽和接地
仪表系统中的信号传输应用最普遍的是有线传输,有 线传输方式中多数为电压传输。由于信号线上传输的低电平 电压信号很弱,一般为mV级;并要通过一定距离传输至称 重仪表。因此除有用信号外,因各种原因,经常会有一些与 被测信号无关的电压或电流存在,从而使干扰进入称重仪 表。为减降信号传输环节引入的干扰噪声,可采取下列有效 措施:
(1)信号电缆采用屏蔽电缆。实践工作中,我们多将 屏蔽层在條处单端接地’也可在传感器处接地。
(2)信号电缆应避开动力线。若现场无法与动力线远 离’则只能采用电缆金属防护管道的隔离式屏蔽措施。其磁 屏蔽原理如图2所示。应该注意的是,非磁性屏蔽体对 50HZ工频的磁场无屏蔽效果。必要时可将信号线穿入铁管 中,并把铁管接地。由于铁管磁阻很小,进入铁管的磁场会 大大降低,使信号线得到磁屏蔽。
⑶电缆受到冲击、振动、弯曲时,其绝缘层与屏蔽 层之间会产生局部分离和摩擦,以致由于静电效应会在屏蔽 层产生电荷运动。这种运动会以电容耦合、电磁耦合方式在 信号线上产生噪声。为此,必要时可采用同轴电缆加以克 服。一况下’信号电缆屏蔽层可采用图3所示的“电子 衡器的屏蔽接地系统示意图”中的接地线路。
3.3称重显示仪表的屏蔽接地
称重仪表的抗能力应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仪表的抗 干扰设计,二是仪表内部线路与器件之间的抗干扰措施。以 下主要介绍后者。
(1)电源变压器的屏蔽和接地
电源变压器会对表内的信号线路引起两方面干扰:一是220V50HZ的民用电在初级线圈产生的磁通,不可能全部 被有效地用于电压变换,铁心姓有漏测量纖形成 干扰。二是由于种种原因,初级线圈引入的异常电压(如 因交流电源负载突变等影响而进入仪表的高频干扰电压)、 噪声电压(如因小功率电源变压器产生的泄漏电流能达数u A至数十uA,可引入50Hz且与信号叠加的工频干扰), 可通过与二次线圈间的分布电容耦合,使次级输出电压发生 变化’从而对各器件的工作电压产生变化或异常。计对这 两种干扰途径,可分别采用以下措施:
a)可在变压器周围包一层两头焊接成短路的铜皮或绕 一组短路线圈,以抵消漏磁场。
b)可在初级次级绕组间另缠一层开路线圈或开路铜 箔,并把其中一端接地,使干扰由初级绕组通过对屏蔽层的 分布电容直接流入地,以隔离初级端引入的异常电压和噪声 电压对次级绕组的影响。如图4所示。
(2)放大器的屏蔽和屏蔽接地
称重仪表的前置放大器是一个弱信号放大器。放大器 周围存在杂散电磁场时,放大器的输入电路或某些重要元件 处在这种变动的电场和磁场中,就会通过磁感应和静电感应 产生干扰电压。为抑制外界干扰,通常采用双端对称输入的差分放大器和单层浮置技术。将放大器设置在屏蔽罩内,屏 蔽层与仪表外壳、放大器输入部分之间不作电气上的连接, 而只单独引出一根导线,作为内屏蔽层保护端G与信号线 屏蔽层连接。在要求更高的场合,可采用双层浮置技术。
4.结束语
总之,屏蔽和屏蔽接地技术在地磅抗干扰中的实 际应用,有效地抑制了仪表系统中绝大部分类型的干扰(噪 声)。具体实施中,通过对系统的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仪 表和信号传输电缆等关键环节综合采用抗干扰措施(技 术),大大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使仪表系统能在各种 恶劣复杂的工作环境中长期稳定地工作,保证了电子称重系 统的称量精度和示值的稳定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