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行业动态

可移式地磅的设计

时间:2017-08-10 01:46:42   点击数:

本文根据目前市场上大多地磅设计的基础造价 牧高满足不了用户野外使用需常更换使用场地的需求,提出了 设计构思,可移式地磅,使用户可简单地将秤体从一地移至另一 地,以满足其频繁更换称量场地的需求

1.前言

众所周知,地磅的传统设计一般由:机 械承重模块(秤台)、力电转换和数据处理模块 及基础三个重要部分组成,为了保证衡器使用的耐 久性,通常对基础要求非常严格,诸如怎样配筋都 需要由建筑部门专门设计,致使基础的進价高,约 占整机的1/3 1/2,每移动一次称量场地都要投 35万元基础施工费,同时其基础施工周期长, 象工程施工、季节性产品收购、流动作业的用户需 要经常更换称量场地,这种设计给用户的异地称量 带来不便,其秤台(承重模块)的设计也不便于移 .本文暂叫这种结构的地磅为固定式地磅,以便区分于可移式地磅的称谓。

固定式地磅发展至今天,其技术亦日臻 成熟,不仅可以充分满足甩户的各种需求,具有多 种管理和控制功能,而且其产品的外观、性能和可 靠性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髙,但对于那些时常更换称 量场地的用户,固定式地磅的不足就明显的 显现出来了,首先是基础建筑造成的资金浪费和物 资浪费,其次是承重模块移动安装不便,因而,向市 场提供基础建造简单承重模块(秤台移动方便的 可移式地磅,有着极为重要的经济价值,市 场潜力不容忽视

2.秤台(承重棋块〉的设计

承重模块在可移式地磅中占据着十分 重要的地位,首先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此项 与普遍衡器计算方法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其次是 承重模块的翻转设计,为了安全起见均应设计成没 有翻转力矩的承重模块,详细设计方法详见,(衡 1998年第二期 不翻转秤台的设计》一文;第三 是限位机构的设计,它的设计较繁杂,下面单独论述;第四是多节秤台的联接设计,下面将详述。

限位机构在可移式地磅中较为重要,它 既要安装拆卸方便,又要有足够的横向和纵向抗 力,以保证汽车驶上和驶下秤台时,不使枰台因产 生偏移而影响秤量准确度,又要便于移动,根据上 述要求,建议将秤台的限位机构设计成用膨胀嫘栓 固定的限位架,其结构见图1,注意:限位架为左右 对称安装件,应以保证附合图2的安装位置为好。

云网客1.jpg

略不计Q值为汽车及其载重量的30%-60%,汽 车在秤台上刹车所引起的冲击远小汽车驶上秤台 的牵引力根据理论计算:四个M16X220的膨胀 螺栓可提供2000kg左右的摩擦力,四个限位架提 供的摩擦力完全可以满足100t及以下地磅的限 位要求。通常限位蜾栓的选择为:单秤台30t以下 M20 ?M24X9030t ?60t  M24 ?M30X120 80t?100t  M30?M36X120 即可。

为了安全起见,在安装限位架的承重墩上还应 设计一个限位台阶,结构见图4。设计方法详见基 础的设计

云网客2.jpg

可移式地磅的秤台分为单节秤台和多节 秤台(模块化的设计,亦称承重模块),对于多节秤 台来说,各个承重模块应联接牢靠,同时还要拆装 方便,所以,各承重模块间的联接应以斜面限位,螺 栓紧固为好,结构见图5

 云网客3.jpg

从图5可看出.,斜面限位的优点是两节秤台间 尽量无间隙,安装时应使斜面靠紧后才紧固螺栓, 由于联接处无间隙,汽车驶上秤台后,两节秤台间 无转动现象发生,所以联接螺栓不易松动,这样的 设计可保证联接的牢靠,同时螺栓便于拆装,这与 设计成垂直接口,没有限位作用的联接相比要好得多。

3.——电转换模块和基础的设计

-电转换模块的"变化不大,接线盒与称重 传感器的安装方式不变,仅把称重传感器的下垫板 由原来的地脚蜾栓固定改为膨胀螺栓(M12X130) 固定即可,但在浇注承重墩时每个承重墩上应放一 12mm下面平的铁板,并保证各承重点的水平 高差在3mm以内即可。可移式地磅的最大 优势主要在其简单的基础上,固定式地磅 做整体基础,加上基坑全部配筋,造成造价较髙,而 可移式电子汽车衡仅需在几个承重墩下分别做出两承重点共用一个承重墩的模式(适用于非雨 .季半年左右移动一次的),对于雨季使用,只要做好 防水和排水工作,同样不影响使用。

承重墩结构的力学分析:通常100t及以下的地磅每个承重点受力不超过30t加上动载、冲 击和不可预见力,也不会超过75t对于l的承 重墩来说其单位面积的受力仅为0. 75Mpa一般 的水泥或沥青路面都可承受这样的压强。单承重点 和双承重点的承重墩分别见图6和图7(图中均以 两节秤台六个承重点为例).

从图6和图7可明显看出,可移式地磅的基础相当简单,其造价不足固定式地磅 1/10,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所以,对需 经常更换称量场所的工程施工、流动作业的甩户来 说,更会倾向于可移式地磅,可移式地磅的市场潜力是不可低估的。

云网客6.jpg

4.结束语

全国地磅的设计者很多,互有所长,本 文仅为与同仁们为共同提高地磅的设计水 平的经验交流,以促进地磅的设计再上新水 平,以更新更优的产品去迎接市场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