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磅厂家关于我国衡器计量检定规程现状的研究
地磅厂家关于我国衡器计量检定规程现状的研究
从我国关于衡器计量检定现状上进行分析,要想将其水平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就必须要与国际检定的相关标准接轨,将我国相关的工作予以进一步的完善,这样才能满足衡器计量的检定标准。 主要对检定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且在我国当前现状的基础上予以进一步的发展, 找出有效提高计量检定规程水平的方法, 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者的研究工作起到一定的帮助。
在衡器计量检定的过程中, 主要是针对商贸流通领域进行的,并且在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中也制定了大量的规程。 在众多的计量规程中,依然存在如下几点问题,一是规程的制定相对单一,与国际上的相关建议脱离,这样就不能进行更加紧密的交流;二是在规程的条款制定中,依然存在不合理之处;三是由于规程在制定上具有滞后性,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衡器的发展水平。 基于这一情况,相信有必要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1.衡器计量的发展现状
我国在对衡器进行计量的过程中,最早始于 1986 年,并且在当时的环境中,对于国际上的相关建议也予以一定的关注,尤其是在进行非自动衡器的研讨过程中,当时根据国际上的相关建议,我国自主制定出了非自动衡器的计量相关标准,并得到应用。 随后又为了陆续完善这一计量规程,先后又制定了三个规定章程,在实施以后对于领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并且受到广大人士的好评。 之所以该规程如此成功,一方面是与我国当时的国情相适应的,并且也与国际接轨,起到了内外协调发展的作用。 在电子计价秤出现以后,这一规程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更加密切了。 我国为了不断提升非自动衡器的使用效果,在检验、使用等诸多环节中都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有效的提升了产品的质量,一些企业在此基础上得到大力的发展,更走向了国际市场中,对于发展建设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在静态轨道衡的规程研究中,我国也陆续制定了相应的规程,即《 非自行指示轨道衡检定规程》 等,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还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扩展。
上文中主要论述了非自动衡器在规程制定上的发展趋势,在自动衡器的规程制定上我国也予以了一定的重视。 自动衡器的特点是称量速度快以及准确度高,所以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不同自动衡器在功能、结构以及准确度等方面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对此要想制定出一个统一的规定,可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 国际上对此制定了 6 项建议,我国随后在 1994 年时采纳了这 6 项建议 ,并且做到与国际上接轨。 当前我国主要采用的建议为《 自动分检衡器检定规程》,还有其他的建议等, 还有其他的建议也正在不断研究的过程中,在此基础上期望达到进一步与国际上接轨的效果。
2 .对衡器计量检定的分析
在进行具体检定规程制定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了国际上的相关建议,本文针对这方面对其进行了关联性的分析。
首先是非自动称在检定的过程中,应该对主要的异同点进行分析,一方面,相关规程的制定是按照准确度的等级进行划分的,并且在非自动检定中还要进行定型鉴定以及样机试验,以确保其达到规程中的要求。 从指示方式上进行分析,非自动称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模拟指示秤,一种是非自行指示秤,还有一种是数字指示秤。 在进行检定的过程中针对这三种非自动称按照首次检定、随后检定以及使用中检验的方式进行,并且采用相关规程对其进行审核。
其次,在对自动衡器进行检定的过程中,其规程中也具有一定的异同点。 不同版本的规程在检定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以《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以及《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为例,二者就具有一定的异同点。 在散料装卸以及定量分装过程中,都应用在其中,并且形成了一条生产链。 实际上,二者在称量方式上还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因此也要选择不同的检定方法进行检定。 非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的静态检定参照 R76 建议的有关要求进行,从图形上分析,其误差带是一个以分度数为横坐标,以分度值为纵坐标具有阶梯的喇叭形。 而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的静态检定最大允许误差是依据衡器不同准确度等级的最大允许偏差而定,最后看它们落
1×10k,2×10k 或 5×10k 的哪个段内, 经化整后再确定衡器静态称量的参考准确度等级。
外 ,JJG648—1996 《 非 连 续 累 计 自 动 衡 器 检 定 规 程》 与JJG648—199《 连续累计自动秤试行检定规程》 也存在着主要差异 。自动衡器的物料检定一般采用高准确度的斗秤作为检验秤。 这台秤的准确度至少要比被检秤高 3 倍。 对斗秤的检定要花费很大的人力、物力。 OIMLR107 国际建议推荐了“ 集成检定法”,我们将其引入 JJG648—1996 规程中,这种方法将被检秤与检验秤集于—体。 集成检定方法解决了物料检定的难题,是一种省时、省力、准确可靠的检定方法。 这在 JJG648—1990 规程中则不能解决。
重力式自动装料衡器检定规程》 与 JJG731- 1991《 定量自动衡器检定规程》 的主要差异。 这两个检定规程在准确度要求和等级划分上完全不同,旧版本是以相对误差划分等级,新版本是以相对误差和绝对误差相结合的方式划分等级。 另外检定结果的判定上也存较大差异, 正是这种差异导致 JJG731- 1991 多年来无法贯彻实施。 下面对这种差异进行分析。
新版规程中规定其设定值与装料平均质量之间的最大差值应不超过使用中检验每次装料与平均值的最大允许偏差的 0.25 倍,可简化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比为 4:1。 而 JJG731- 1991 规程中规定平均值与设定值的最大允差 ( 相当于系统误差) 占总允差的1/3;重复性允差( 相当于随机误差) 占总允差的 2/3。 可将其简化为随机误差与系统误差之比为 2:1。 新版本更强调动态称量中随机误差所占的比重。JJG731—1991 将系统误差与 2 倍标准偏差两者的绝对值按 1/3、2/3 的比例相加作为秤的最大允差。 而新版本规程则是将这两个误差分别与等级因子( x) 相比较,如果计算结果均小于( x),则确定为 X( x) 级。 对于同一台装料秤,由于称量的物料不同,会加大测量误差,因而导致等级因子( x) 的加大,从而改变秤的准确度等级。
3 .结论
目前, 我国衡器计量检定规程虽然基本做到了与国际检定接轨,但我国检定条件尚有欠缺。 因此,要想真正意义上做到与国际检定接轨,向等同采用国际建议迈进,还必须加强计量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试验条件。 另外,检定规程贯彻实施靠的是各级计量检定人员,所以必须加强对人员的培训。 积极贯彻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衡器计量检定规程,将使我国的衡器行业得以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