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磅计量作弊与预防初探
一、计量作弊手段
1.改装计量器具 某废金属材料回收站的一台地磅被安装了遥控作弊装置,从解剖查获的作弊装置看,是 由专业厂家生产的通用型电动伸 缩门遥控套件改装而成的。该遥控 套件普遍用于汽车库电动卷帘门 及企事业单位的电动伸缩门,可方 便地遥控门的开、闭。稍加改装就 可用于其他方面的无线遥控操作。 又如,在电子计价秤线路上改装小 型开关或从内部搭接出两根电线, 作弊时拨动开关或将两根电线接 上即可,改装也相当容易。如在计 价秤前置放大器或内置量程调整 数码开关或其他线路上作些改动 就能完成,一些流动摊贩的“八两 秤”就可能使用此类低端的作弊手 法来完成。出租汽车计价器作弊是 在计价器上加装或外接脉冲发生 器,司机只要触发该装置,就可增 加计价器显示的里程数。至于在加 油机线路上加装脉冲发生器或遥 控装置作弊也是类似情况,用搭接 电子线路的方法进行计量作弊,改 装者只要有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 就能完成。
2.改变计量器具技术参数
贸易结算用计量器具普遍地 智能化与多功能化,准确度高,稳 定性又好,深受广大使用者喜爱。 智能计量器具一般需设置多种技 术参数才能正常工作。如有些需设 置主参数与辅助参数,有些采用一 级参数、二级参数及核心参数的方 式进行设置,技术参数的设置方法 多种多样,各生产厂家一般自成体 系且互不通用并保密。要设置技术 参数一般需密码才能进入到参数 设置界面;要改变技术参数,一般 需生产商提供设置方法或相应的 技术手册。由于当前从事技术研发 工作和生产维修的人员流动频繁, 在暴利驱动下,已使作弊计量器具 从技术破译、程序编制、芯片软件 仿制到芯片生产再到成品销售形 成了地下产业链。例如,在获取或 破译密码及操作方法后,将加油机 上的不可调节流量系数芯片改为 可调节流量系数芯片,故意改变加 油机流量系数,达到减少出油量、 欺骗消费者的目的。更换了作弊芯 片的税控加油机,不但从外观上难 以发现痕迹,而且一般都具有断电 复位、后台电脑操作复位、面板按 键复位等功能,遇到计量人员检定 或执法人员检查,他们可以在极隐 蔽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复位,给执法 部门的查处带来相当大的困难。有 些计量器具设置的功能本意是为 了使用方便,或是为了提高计量器 具的准确度,如不同种类商品价格 预置键、不同商品密度预置功能 等,但如今都有可能被用来欺骗消 费者。
3.改变计量器具的工作条件
计量器具都有额定工作条件, 例如对温度、震动、磁场、电源、安 装位置等都有要求,有些比较宽 泛,有些比较苛刻。故意改变计量 器具的工作条件进行计量作弊的 行为近年有所增加。例如,故意敲 击装有涡街流量传感器的输送管 道或附近支柱,施加短时强震动,有些涡街流量传感器在强震作用 下检测性能变得迟钝,使流量积算 器计量的物料流量减少以获得不 当利益;也可以采取控制敲击强 度,使敲击后震动产生的频率信号 加入到正常信号中,使流量积算器 计量的物料流量增加以获得不当 利益。此类计量作弊不留特别痕迹 且难以发现作弊过程,但会发现仪 表经常损坏,维修工作量显著增 加,物料损耗增大。
4.专业生产带有计量作弊功能 的计量器具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 善与发展,企业间的市场竞争不可 避免,生产企业必须通过降低生产 成本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商业利 润。极少数计量器具生产企业在利 益驱动下忘记了社会责任,专业生 产作弊计量器具,计量器具带有的 作弊功能成为其推销产品的“亮 点”。目前大量使用的电子计价秤, 主板都有一块8位中央微处理器, 生产者利用掌握的技术,在制造时 更换或改造主板上正常功能的芯 片,使计价秤具有作弊功能,然后 通过遥控或手动设置或一键复位 等手法来控制作弊过程。并按作 弊者要求批量专业生产,很容易 引起大范围计量作弊事件,造成 管理困难,社会危害也极大。有些 生产厂商故意留下技术漏洞,严 重违反税控加油机的脉冲当量应 固化在应用程序中,不准许通过 键盘操作等方式进行修改的规 定,人为地将出厂销售的税控加 油机脉冲当量设在可调状态,并 将启用程序的方法和密码提供给 加油站实施计量作弊。
二、预防措施
当谈到技术型计量作弊的预 防措施时,应该注意到“内行人”借助技术手段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 的方法是很多的,实施也不难。作 弊与预防是矛和盾的关系,要预防 技术型计量作弊可以说是防不胜 防。当然,并不是说我们在预防技 术型作弊方面无所作为,采取传统 的防范措施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如在线路盒、电脑主板等关键器件 上封印,从而确定线路盒、正常电 脑芯片是否被改动或被更换;加强 对生产厂家所购芯片进行统一管 理,并采取防止破译和篡改的加 密措施;升级计量芯片上现有的 防火墙;安装防作弊报警器件;信 号电缆由金属穿线管保护,既增 强了抗干扰能力又能防止人为损 毁;安装摄像器具进行摄像监控 记录;进一步加强执法人员与计 量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强对计量 器具生产企业的技术监管;强化 计量器具使用单位计量管理人员 的责任心;加强对计量器具及相 关设备的维护保养并经常作量值 对比;发现计量器具异常应及时 通知计量检测部门进行计量检 查,及时维修并排除故障;严格按 照检定周期申请检定等。
对于集贸市场中利用电子计 价秤作弊的行为,应进一步加强集 贸市场公平秤的计量管理工作,将 电子计价公平秤升级为计价电子 条码公平秤,并且增加一般电子计 价公平秤的数量,便于消费者及时 复秤并发现计量作弊行为,有效降 低计量作弊后非法获利的成功率。 有条件的地方可对集贸市场的电 子计价秤进行统一配置,进行超市 化管理。在集贸市场内适量张贴防 计量作弊的宣传海报,提高人们对 计量作弊行为的防范意识。对于利 用芯片技术进行计量作弊的行为, 有人提出应在芯片编程方面大力 提高防作弊技术水平。笔者认为, 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系统过 多地增加附加功能,可能对系统的 可靠性和长期工作稳定性带来隐 患,同时可能给计量作弊留下更隐 蔽的漏洞。因此,对于防计量作弊 新技术要成熟后推广,应经得起时 间的考验。
要预防计量作弊,有效抑制计 量作弊行为,依托〈〈计量法》对计量 作弊行为进行有效监管并依法惩 处是必要的,在此不必细说。同时, 根据《刑法》第264条:盗窃公私财 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的,处 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 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盗窃 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 窃取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 窃取的行为。在实际司法实践中, 计量作弊非法获利当事人的刑事 法律责任是以盗窃罪论处,一般盗 窃数额2000元及以上时就可认定 盗窃“数额较大”。因此,可以说计 量作弊也是盗窃作案。至于违法对 计量器具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 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及对 计算机信息系统传输数据和应用 程序进行修改、增加,导致计量器 具失准,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利益, 后果严重,根据《刑法》第286条之 规定,涉嫌构成破坏计算机信息系 统罪,并不乏成功的审判案例。
对于利用计量器具进行计量作 弊案件逐年上升的势头,我们应加 强对计量作弊行为法律后果的宣传 力度,必须依托全社会的力量进行 综合治理,情节严重的应移送司法 机关处理,并依法予以严惩。这样才 能有效保障国家计量量值的准确可 靠和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完整性, 才能切实有效地建设诚信社会,维 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