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磅厂家浅谈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地磅厂家浅谈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及治理措施
货车超限超载不仅严重破坏公路基础设施,给公路和桥梁带来严重危害,降低公路使用寿命,而且威胁交通安全,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如何才能化解超限超载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转变治超思路,对症下药,是当前各级人民政府极需研究和解决的首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有力的促进 4.加强货车登记和检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格执行有关规
了国民经济健康协调发展。然而,日益严重的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极 定,严把车辆注册登记关,对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与《车辆生
大的加剧了公路早期损坏,公路使用年限大大缩短。研究实验结果 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一致的车辆,不得注册登记。机动车安全技术
表明,超限超重会使水泥路面使用年限缩短40%,沥青路面缩短20- 检验机构严格执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和方法》(GB21861)等
30%以上。因此,不彻底根治超限超载运输,就无法做到公路的经久 标准,对检验不合格或未经检验的车辆,不得出具检验合格报告。质
耐用,不彻底根治超限超载运输,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受到制约。 检部门应加强对检验机构的监督管理工作,对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处
一、超限超载运输的危害 理。
超限超载运输危害交通安全,损坏路面,污染环境,已成为社 5.加强营运车辆准入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严格执行《道路运
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公害,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引发了 输车辆技术管理规定》,对不符合相关标准规定的车辆,不得配发道
一系列社会问题。第一,超限超载运输引发交通事故,危及人民群众 路运输证,不得允许进入道路运输市场。建立健全对普通货物、大件
生命财产安全。超限超载车辆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转状态,车辆制动、 货物和危险货物营运资质严格实行分类许可的制度,禁止大件运输专
操作等安全性能较低,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严重隐患。据统计,载重 用车辆从事普通货物运输。
货车道路交通事故中有80%以上由超限超载运输引起。第二,超限超 6.加强对非法改、拼装货车的道路查纠。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加
载运输大幅缩短公路使用寿命。超限超载车辆的荷载一般远超公路和 大路面查处力度,对发现非法改装的货车,责令恢复原状并依法处
桥梁的设计承受荷载,超限超载车辆在行驶中,路面承受重压,造成 罚。如无法现场整改,依法处罚后,录入公安交通管理综合应用平
路面损坏、桥梁断裂,从而导致其加速老化,大幅缩短公路正常使用 台,在办理申领检验合格标志业务时重点审核,同时通报道路运输管
年限,致使提前大中修,给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第三,超限超 理机构,责令货运企业改正并依法处罚。对拼装或者已经达到报废标
载运输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超限车辆发动机长期处于 准的货车上道路行驶的,要依法收缴,强制报废。
超负荷运转状态,导致燃料燃烧不充分排放大量废气,对大气及公路 7.全面禁止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运输车的“双排车”通行。各
沿线的绿化设施、水源等都造成严重的污染。而且超限运输车辆在行 级高速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要严把高速公路入口,对拟
驶时所产生的巨大震动、噪声对道路沿线的建筑物及居民影响也非常 进入高速公路的“双排车”一律劝返,并及时报告当地公安交通管理
严重。第四,超限超载运输严重扰乱了货运市场秩序。由于货运市场 和公路管理机构;拒不听从劝返的,依法处罚并强制卸载。公安交通
开放较早,宏观调控还不完善,造成供求失调,车多货少,导致运价 管理部门要加大对车辆运输车伪造、变造机动车号牌或者使用其他机
降低,而运价下滑又刺激了车辆超限超载,靠超限超载来弥补损失, 动车号牌等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严格依法进行处罚。
从而形成越超限超载运价越低,运价越低越超限超载的恶性循环。 8.建立健全治超联合执法机制。各级公路管理机构和公安交通管
二、治理超限超载的措施 理部门要建立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以三轴及以上货车为重点,依托公
随着治超工作的深入,新情况新问题日益增多,原先治超工作 路超限检测站和具备称重检测条件的公安交警安全服务站,开展联合
遵循的一些规章制度存在的自身缺陷及不足逐步显现,如工作机制不 执法。其中,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进站接受检测,公
完善、执法标准不统一、处罚裁量权过大等问题。8月18日全国治超 路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称重。对经检测确认违法超限超载的车辆,由公
工作的电视电话会议的召开,以及《关于进一步做好货车非法改装和 路管理机构监督消除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依据公路管理机构
超限超载治理工作的意见》《整治公路货车违法超限超载行为专项行 开具的称重和卸载单,并据此依法进行罚款、记分。
动方案》《车辆运输车治理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政策的出台,特别 9.加强货运源头监管。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有关部门,加强对矿
是统一超限超载标准的认定,实现了路警联合执法,对超限超载车辆 山、水泥厂、物流园区等货物集散地排查,确定重点货运源头单位,
实行一超四罚等,标志着我国治理超限超载进入了新阶段。 及时向社会公布,并安排道路运输管理等部门,采取执法人员驻点、
1.统一超限与超载认定标准。取消了2004年以来一直执行的车货 巡查、视频监控等方式,加强货运源头单位货物装载的监管,从源头
总重超过55吨,平均轴载超过10吨和载货超过车辆出厂标记载质量的 上杜绝超限超载车辆上路行驶。各级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各级
超限超载认定标准,规定货车必须严格按照《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 政府的统一组织下,联合相关部门清理取缔公路沿线的非法煤场、砂
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规定的最大允许总质量限 石料场及其他货物分装站场,杜绝货车中途加载。
值装载,其中,六轴车最大限值车货总重为49吨,二轴车最大限值车 10.严厉打击闯卡、暴力抗法等违法行为。各级人民政府要组织
货总重为18吨,且必须按核定载质量装载。改变过去交通部门超限认 公安部门,切实加强对本辖区车辆闯卡、拒检、借故堵塞车道、损坏
定依据《公路法》,公安部门认定超载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认定 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特别是对暴力抗法、殴打工作
依据和标准不统一的问题;另一方面使车辆载货重量与车辆的载荷要 人员、损坏相关设施设备等严重违法行为,公安部门要依法及时追究
求相符,使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更快捷、更安全。 处理;涉及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2.进一步明确路警联合执法的体制机制。各地交通、公安部门要 三、结语
健全道路联合执法协作机制,以超限检测站点为依托,开展联合执 超限超载形成有日,其疴已重,治理超限运输任重道远,超限
法。对堵塞交通、强行冲卡、暴力抗法、破坏相关设施设备等违法行 超载造成的恶果,已经引起社会各方的关注,治超的浓重氛围已经形
为,由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成,只要全国一盘棋,上下一条心,持之以恒,治理超限超载工作必
3.严厉打击车辆非法生产和改装、销售行为。经信、质检部门要 将取得最后胜利。
强化车辆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管,对货车生产和改装企业不执行国家安
全技术标准或者不严格进行机动车成品质量检验、致使质量不合格机
动车出厂销售的,以及未获强制性产品认证出厂、销售、货证不符
的,对擅自生产、销售未经国家机动车主管部门许可生产的机动车型
的生产、销售拼装的机动车或者生产、销售擅自改装的机动车的生产
企业,要依法严肃处理。机动车维修企业从事货车非法改装的,由道 .
路运输管理机构会同工商和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依法查处。